5.15.2006

洗腳

在我經常看的一個blog (www.littleoslo.com) 上看到了以下文字,看了之後,鼻子也酸了一酸.感動死.又令我想起父親大人.先讓大家看看他的文章:

母親.洗腳
那一夜微涼,若不是執意的要為媽媽洗腳,捧著她的雙腿在手上端詳,我一生一世也不會真正明白爸爸曾經咒罵她為三腳凳的意思。
原來媽媽幼時一次扭傷了右腳,痛著痛著的好幾天卻怯於告訴祖父母,結局就此定下。幾十年來足踝的關節硬了,向內微彎,跟我出事後左邊的一樣不能伸直,雖然走路的時候沒有明顯的一拐一拐,但始終有時亦會步履欠穩。
我把媽媽的左腳從一盆溫水中提起,果然在拇趾之處發現了一片厚繭,跟我一樣因為身子不自覺的傾側,即使是再輕微的一點力度,也會在年月間壓為傷患的印記。我把摻著藍點的磨沙膏擠在掌心,然後由媽媽的腳尖開始塗抹、揉搓、刮擦,一層一層灰厚的死皮像隆冬的積雪從我的指尖落下,酸軟了,甦醒了,握緊不時伸縮的腳掌,在母親咯咯笑聲之中,直到左右兩邊的足跟恢復平滑,像未曾落地走路的嬰孩一樣柔軟,露出水面的腳背如初生的島嶼。
水涼了又濁了,手中的腳卻是溫熱,抱在毛巾當中拭淨,抹上乳白色的潤膚霜,讓躲在趾縫之間的細紋也在按摩之間消失,讓乾涸的得到滋澤,讓遺忘的得到記住,讓積垢的得到洗淨,那不僅僅是媽媽的腳,還可是自己的心。
穿上了襪子,好好的護著,縱然只有一天。
「你是上天派來給我的小天使,為什麼你自己又要受苦呢?」一起散步的時候母親忽爾帶著童稚的口吻幽幽地問,我低頭,又望向夜空,無話。
「因為天使會飛,不用走路。」今天我會這樣回答。


如何?很感人吧.這篇文章令我想起父親,他同樣的有一隻受過傷的左腳,同樣地,因為得不到適當的治療,令到腳踝變了形,比起他的右腳踝,細了許多.他受傷間接因為我這個女兒.在我小學三年級左右的時間,因為我要跨區上學,所以父親每天親自送行.他習慣待我上學後到校舍附近的公園坐坐,看看報紙.待一會兒才再上班工作.就在他收拾報紙準備離去時,一下落差,就將腳扭到了.根據他當時所講,他痛得不能走路,待在那裡很久,才死力的拐到醫院去. 我隱約記得因為這次扭傷,他在家休息了一段時間,未及傷好,又要趕忙上班了.當時的家,根本不能停止工作.打從此,有數年時間都見父親埋首治療腳患,我想他不想花太多錢看一個比較尊業的,所以一直都沒好起來.一直煲中藥,貼藥膏,那是很傳統的中式藥膏,味道很濃烈的,所以那個時候,家中都不住充斥著這種氣味.我就看著他的左腳板,由直變曲,愈變愈小.真的像小奧所說的,一個"島嶼". 那時自己很內疚,現在想來,還有說起這件事,還有赤赤痛的感覺. 眼濕濕的打下這篇字. 我自那時開始得自己上學去,到他好起來後,都沒有再送我上學了.有次放學後,走到那張公園長椅子,我還走過去踢了它一下,就代父報仇似的踢下去!
小奧幫他的媽媽洗腳,那我呢?似乎更加需要,但...好像很難為情啊.今個父親節,好好考慮一下才行.或者,帶他到什麼腳底按摩的,請專人為他足浴吧!應該都幾爽的.

2 則留言:

星期一, 5月 15, 2006 10:33:00 下午 , Anonymous 匿名 說...

父母對子女的愛是世上最偉大的東西,可是身為子女的一?長大後往往為了追求自己理想的生活而忽略了身邊的雙親。尤其中國人更習慣把含蓄的感情收起來,其實只要是一句的虛寒問暖或一餐早茶已令他們甜在心頭。在今個母親節,我們一家人飲茶逛街,共聚了一天的家庭樂,感覺很不錯。當天,聽到媽媽的一句話:「很久也沒試過一家人逛街了!」這時我亦有所感觸,回想起,自己以往也有忽略了我的家人……真的有點自愧。

 
星期二, 5月 16, 2006 10:31:00 上午 , Blogger 呀比號 說...

你媽媽那句說話真是...太尖銳啦.我也很旨聽到如此的說話,不是怪他們有抱怨,而是被人揭穿罪行,內疚的感覺.可能我家都是男人關係,他們不會說類似的說話的.不知是好是壞啦.
自從出來做事後,每星期都會一家人去飲茶的,感覺良好,雖然都不會說太多話,但是總比在家中吃飯時說得多.我想,這可能是家中的風水不好吧!哈哈!
有拖拍,有工作,往往就沒了雙親.這點,可真要反省一下.他們都老了,不知何時,我們想煩也煩不到了.我們的一天是一年,他們的一天就是一天.不如留多點時間給他們吧.
永遠記得羅蘭姐在世界中心出發的一句話:
不要以為我們陪伴父母過活,而是父母陪伴我們走過了我們的一生.

好!我們向父母心中再出發.

 

發佈留言

訂閱 發佈留言 [Atom]

<< 首頁